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先了解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在第一次去考试之前,你做过复习工作了没?”
此处需要定义一下“复习工作”,指的是要么上过辅导课、系统了解过雅思考试的特点和要求,要么至少也是买过一本或几本《剑桥雅思真题》、做过模拟考试、第一手感受过一场考试大致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你的答案是:没有做过复习工作,也就是勇敢进行了传说中的“裸考”,那想必你心态已经挺好的了,估计也不差钱,反正重在体验,你怎么感受都是对的。
如果你已经做过了一些复习工作,那么可以调整状态到“恰到好处”的紧张感,平常心对待考试。何谓“恰到好处”呢?太紧张肯定是不太行的,过于患得患失的话除了影响考场发挥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还要顺便说一下,大多数患得患失的考生是因为把参加雅思考试这个动作拖延到了马上就要提交成绩的时候,如果不能一次性考出达标的分数就会影响后续的申请流程,所以人为提升了焦虑感。所以,复习和备考最好都能前置:提早准备提早考试,这样还来得及在一次出分不理想的时候再报一场或多场)。但是如果完全不紧张,其实也不大好,因为过于松弛的心理状态其实也不利于考场上调动出最好的状态来。恰到好处的状态应该是:战略上充分藐视,一场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来应对就好;战术上充分重视,合理分配好考试时间,争取会做的题都做对、不会做的题及时放弃止损。
其实,考前只是整场雅思考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考试过程中,也许你准备充分、游刃有余,也许你遭遇难题、心态崩溃,但考完了就是考完了,事后进行复盘分析才是真正完成这个闭环的最后一步。简单来说,看到成绩后无非三种反应:
一、我去,这个分数比我想的高啊!
二、我去,果然跟我估计得差不多!
三、我去,不该只有这么点分数啊!
对标这三种情况,“正确心态”的标准可能不太一样。
情况一:第一次考试成绩高于预期。
可能你平时为人比较谦虚谨慎,也可能你对雅思考试有比较冷静清醒的认识并针对性地做了不错的准备。无论是哪种情况,享受片刻的惊喜都是你值得拥有的。如果还有更高分的目标,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做对了哪些动作,然后在接下来的复习中不断巩固加强、向更好的自己进发。
温馨提示一下:除了以上两种可能性,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另一种神奇的现象:beginner’s luck,也就是“新手运”。就是有一些神人第一次去考试什么也没复习还考得不错、第二次复习了一阵子再考分数却反而出现了下降。其实这跟每个人的已有知识体系和当日考场发挥有很大关系,分数出现波动也很正常,不必太过纠结或执念。
情况二:第一次考试成绩基本符合预期。
首先恭喜你对自己的参试表现有如此准确的认知。这种情况下其实没什么太多可说的了,只要不是侥幸命中的因素占主导,就说明你对考试本身和自己的水平及发挥都有清醒的认识,宜继续保持。
情况三:第一次考试成绩低于预期。
这可能是更多考生在第一次考试看到成绩后的的反应。
其实,会产生这种落差,理论上来说很好理解:在中国各项传统考试的满分100分、120分甚至是150分的评估体系里,我们期待的提 分幅度即使不是十位数级别的,少说也得是几分几分的提升。这个心理上的锚定效应非常强大,往往导致刚刚接触雅思的考生(以及特别是家长)觉得提升个0.5分、1分甚至更多应该是很快、很容易的事情。留学考试圈儿里有句玩笑话,形容一个学生的起步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说的是“在一场托福考试里考出了雅思的分数”,其实就很形象地展现了这种差异。
反过来说,一旦意识到了调整这种锚定标准的必要性,也就能更理性地看待“自己学了一段时间却貌似成绩没有明显提高”这个现象了。备考出分也有其自身物理规律,语言实力积累到了再加上用正确的方式备考,自然就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