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本来看到标题仅仅想是不是有同学还对于留学在犹豫,想要客观的来讨论或者了解一下这个事情。看完整个提问才发现最初想的真是“肤浅了”!
对于楼主这个“30、40万去英国读一年硕士的人是怎么想的?”问题的思考其实很让人值得探寻一下。从楼主的完整提问内容来看,这些学生脑子肯定就是瓦特了。那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哪个点让楼主这么认为,得细细品品探索一下。
第一莫过于花了【30、40万】,这个数额太大了,楼主觉得不值;毕竟在问题里说到可以在国内小县城可以买一套房子了,有点好奇这得多小的县城30、40万就可以买到一套房子,那买完之后又能干点啥呢?都180线小县城了,既没有工作机会,房子也没有升值空间;和别人说起来,人家心里不是怀疑这东西水不水的问题了,莫怕是得怀疑这人行不行的问题了。
另外就是这个投资问题,问题在于5w块钱投什么?奶茶店?还是投股市?对于刚毕业的普通学生,无异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还得6-8次的失败经验??人生怎么得花这么多钱得来这么多失败的经验??如果有人说,“啊,说不定家里有钱30、40w拿来投资是小钱”,那么这样的家庭怎么会在乎花这点钱让孩子出去读个书?!
8750本书这个,显得这几十万块钱有点价值。但是!这些书是准备什么时候看完?简单一算,一年12本书已经算是很多人每年遥不可及的读书量了,咱给你加倍一年24本,粗略一算,读完全部怎么也得有个360年了。还不论自己看不看的进去,记不记得住。听上去很值得,细想想挺费眼。
给小学学校捐书这个大爱也还是先实现自身我们这点小爱再去实现吧。不如在英国读完这个水硕之后,直接进入小学支教一年,把自己上课的情况做个录屏,循环使用;这绝对比1000本图书更让人印象深刻,即有了文凭还增长了经验,还实现了大爱的人生价值,孩子们也会代代记得你,多好!
第二莫过于对于【英国】这个国家的怀疑,提问里还殃及到了父母辈的无知可怜。如果他们仅仅是对英国的认识就是处在大西洋中或者就是单纯想喝水的话,那其他任何把孩子送到那些【不知名小国】的家长又是怎么想的?或者换个思考的角度,是不是不去英国,去到任何一个除英国的国家读硕士,这个30、40万就花的值得,就一点都不水了,但是很土?!
第三就得谈谈【一年硕士水】的问题,楼主也说到了从下到G5牛剑都是个个深海水母,那啥学校不水?纵观全球是不是都是一个个水母,体型不同美丑不一罢了。换个地方读2、3年硕士,最后发现“哟,巨型水母,体积太大,读完了我才发现”。先别嫌弃这个水母含水量高,既然找不到不含水的水母,咱可以比较比较,找个赏心悦目,对自己有点用的。
不知道对于认定水硕很水的楼主是被淹到过?还是呛到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