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中介的那份兼职一直干的是马马虎虎,不断地挣扎在坚持与放弃之间,最终还是笃定了决心,在国内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要回国发展。
由于自己曾经在新东方做过一年多的英语教师,对那里一直有很深的情感,所以首先想到的,是回去。在新东方的那一年,我见到了教师行业里各式优秀的前辈,人们总评述新东方风格,其实进了东方的员工都知道新东方其实从没有统一的风格,每位老师都是不可复制的自己,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授课风格和教学技巧,如果非要强加给东方一个概括性的品质,我想选择“包容”。包容学术范儿,包容小清新,包容搞怪和八卦,因为一场盛宴来自多元,单行线的管理以及刻板的规划,怕是只能让道路越走越窄。
然而,这样宽旷的平台却愿意给新老师最大的自由,毫不吝惜对新教师的培训,现在回想起来,每周四的集团培训,每周两次的部门批课,每个月的集体会议,无数张听课条,都让一种新东方的气息,浸在了自己的骨子里。因为,这个企业愿意让自己最优秀的老师分享所有来之不易的经验,传授自己的心得,这个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在汲取他人的灵气,然后也奉献出自己的成果,受益和付出是浑然一体的,每个人都付出,即等于每个人都在收获,我不知道这样良性的循环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我也不知道老俞是怎样经营的企业文化,但是当我受益其中的时候,不得不对这里产生了迷恋。
我对教育这个行业的启蒙,竟然不是从书本,不是在学校,而是在新东方无数老教师的讲座里,和同事的小组讨论中,领悟到的。
而现在,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自然第一选择还是回到新东方。只是限于父母的压力,和留学成本,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东方的职位有一定的进步。于是,当我发现去年开始东方招聘管理培训生(海外留学生)这一职位之后,果断投送了个人简历,以及撰写了Cover Letter,希望得到面试的机会。如果真的能够用两年的时间,在这个优秀的企业各个岗位体会一遍,那我所能学到的知识、增长的本领恐怕将远超于自己的想象。人说,三十岁之前都不是挣钱的年龄,而是珍惜每一个机会长自己的本事,待到羽翼丰满,挣钱只是自然而然的事。退一步讲,即使不能大富大贵,也可换的生活的丰盈与内心的喜乐。